期刊简介
本刊系综合性中医药学术期刊,提倡理论与实践结合、基础及临床并重,着力反映湖北中医学院科研、教学、临床等方面的新成果、新思路、新方法,积极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发展。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首页>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 杂志名称: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湖北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湖北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1008-987X
- 国内刊号:42-1844/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热毒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观察及对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0的影响
冯雪;田庆玲;张双;陈冬梅;宋鹏
关键词:小儿手足口病, 热毒宁, 利巴韦林注射液,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流式细胞仪
摘要:目的 观察热毒宁在小儿手足口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患儿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月入院治疗的小儿手足口病患者76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观察组采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4d,治疗完毕后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价.记录两组治疗后发热消退、疱疹消退、咽峡红肿消退及住院时间;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两组治疗前、治疗14d后IL-4、IL-6、IL-10水平;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两组治疗前、治疗14d后CD3+、CD4+、CD8+、CD4+/CD8+水平;记录并统计两组治疗后皮肤瘙痒、荨麻疹、恶心呕吐、腹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对IL-4、IL-6、IL-10水平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热毒宁治疗后14d疗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热毒宁治疗后14d发热消退、疱疹消退、咽峡红肿消退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14d IL-4、IL-6及IL-10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14d IL-4、IL-6及IL-10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14d CD3+、CD4+、CD4+/CD8+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14d CD3+、CD4+、CD8+、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热毒宁治疗后14d皮肤瘙痒、荨麻疹、恶心呕吐、腹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热毒宁用于小儿手足口病患者中有助于缩短症状改善时间,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提高患者免疫水平,药物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