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系综合性中医药学术期刊,提倡理论与实践结合、基础及临床并重,着力反映湖北中医学院科研、教学、临床等方面的新成果、新思路、新方法,积极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发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湖北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 湖北中医药大学

出版部门: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8-987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844/R

邮发代号: 38-337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9

出版地区 湖北

出版地区 湖北

订购价格 192.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首页>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 杂志名称: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湖北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湖北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1008-987X
  • 国内刊号:42-1844/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2016年第2期文章
  • 癫痫康胶囊中天麻素的含量测定方法

    目的优化癫痫康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以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癫痫康胶囊中有效成分天麻素的含量.结果在特定的色谱条件下,利用高效色谱仪可以准确的测定癫痫康胶囊成品中的天麻素的含量.结论癫痫康胶囊的质量标准中可增设天麻有效成分天麻素的含量测定项.......

    作者:魏华;喻雄华 刊期: 2016- 02

  • 提高中医药院校青年教师专业素质的思考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青年教师的专业素质是教学质量的保证,直接反映了教师提高青年教师专业素质的水平的整体发展后劲,是当前必须解决的问题.通过对中医药院校青年教师专业素质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相应对策,包括建立督导和激励机制,跟名师、重临床,继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

    作者:邢颖;吴建红;张智华 刊期: 2016- 02

  • 科技期刊未来趋势之猜想

    在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提出科技期刊未来趋势的一些猜想:(1)互联网出版取代纸质出版;(2)对于内容好坏的评价标准发生了改变;(3)编辑的职能也变得更加主动.......

    作者:熊斌 刊期: 2016- 02

  • 高等中医药院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分析

    目的分析并提出优化中医药信息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思路和建议.方法基于对国内10所高等中医药院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方案及其实践教学状况的调研,分析该专业实践教学目标、内容、学时、过程及实践教学资源等.结果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目标偏重信息系统开发、综合实验设计较少、学时比重偏低、过程组织管理模式落后、校内外实践教学资源整合利用不足等问题.结论应从精准化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完善实践教学体系顶层设......

    作者:杨海丰;赵臻;孙扬波;周婷;谢言;王宁宁 刊期: 2016- 02

  • 培育医学专科生可持续发展的外部环境探讨

    医学专科生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一定的外部环境支撑,包括社会环境、职业环境、教育环境等.根据2014年和2015年国务院关于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以及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文件,探讨了培育有利于医学专科生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环境和职业环境的策略,并从建立科学的教育教学评价机制、回归教学应有的本真环境等角度探讨了培育医学专科生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环境.......

    作者:熊泽金;季春元;刘立富;沈莉兵 刊期: 2016- 02

  • 仲景方中芍药与甘草配伍的涵义探讨

    《伤寒杂病论》对芍药和甘草的运用广泛而灵活,在不同的方剂中,芍药与甘草相合,或以滋阴养血为主,或侧重于养阴泄热,或为调和肝脾而设等,有着不同的配伍涵义.......

    作者:陈秋颖;陈永灿 刊期: 2016- 02

  • 从“治未病”思想探讨类风湿关节炎的防治

    从“治未病”思想的理论基础出发,结合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特点,阐述类风湿关节炎的防治中“治未病”理论的具体运用.“治未病”思想指导类风湿关节炎的防治,可有效预防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生、发展或复发,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黄旦;刘健 刊期: 2016- 02

  • 中医“六郁”之说学术源流探析

    朱震亨以人身诸病多起于郁,气郁然后湿、热、痰、血、食相因为病,创立六郁之说,制越鞠丸通治六郁病证.戴原礼在其论治六郁的基础上,提出“六郁责诸中焦”之说,辨治六郁,须分中外风、寒、湿、热四气之不同;王纶在继承其医学思想的基础上,发挥了杂病以气、血、痰、郁论治的观点;龚廷贤在丹溪治郁理论基础上,结合临床补充证治方药,颇具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汪伟;段雷;谭辉 刊期: 2016- 02

  • 《杂病源流犀烛》对消渴的认识

    《杂病源流犀烛》为清代沈金鳌所著,全书所涉消渴内容多为摘引前代医家观点,不同之处是沈氏不赞同张从正、张景岳“消瘅者,众消之总名”的观点,而将三消、瘅病,消瘅分立,并列出了类症鉴别.......

    作者:韩敬霖;章红英 刊期: 2016- 02

  • 从瘀论治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浅析

    总结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临床治疗研究进展.阐明其基本病机血瘀的发生与气血津液、脏腑、经络功能失调密切相关;治疗过程中既要注重血瘀共性,运用活血化瘀法,又要注意证的个性,配合其他治法,如内治法、外治法的结合运用.......

    作者:李淑娟;阙华发 刊期: 2016-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