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系综合性中医药学术期刊,提倡理论与实践结合、基础及临床并重,着力反映湖北中医学院科研、教学、临床等方面的新成果、新思路、新方法,积极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发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湖北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 湖北中医药大学

出版部门: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8-987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844/R

邮发代号: 38-337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9

出版地区 湖北

出版地区 湖北

订购价格 192.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首页>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 杂志名称: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湖北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湖北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1008-987X
  • 国内刊号:42-1844/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2015年第6期文章
  • 复方“前愈”有效部位群的分离纯化及含量测定

    目的:从中药复方“前愈”中提取分离有效部位群并将其进行纯化,建立各有效部位(总生物碱,总黄酮,总多糖,总皂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溶剂法分离纯化总生物碱有效部位;溶剂法结合聚酰胺树脂柱层析法分离纯化总黄酮有效部位;水溶醇沉法分离纯化总多糖有效部位;采用溶剂法结合大孔树脂柱层析法分离纯化总皂苷有效部位。应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分离提取液及纯化液中各有效部位的含量。结果提取分离所得总生物碱,总黄......

    作者:柯敏;卢振;陈雯;李佩;于静;吴金虎 刊期: 2015- 06

  • 赤牡妇炎胶囊中罗汉茶药材提取纯化工艺研究

    目的:考察赤牡妇炎胶囊中罗汉茶药材的提取纯化工艺的方法,优选佳的提取纯化工艺条件。方法以落新妇苷提取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优选罗汉茶提取工艺;以落新妇苷提取量为指标,采用明矾沉降法优选罗汉茶纯化工艺。结果落新妇苷佳提取工艺为:以60%乙醇10倍量提取2次,每次1h;佳纯化工艺为:提取液浓缩至药材浸膏比为1.25:1,加1.0%明矾,静置36小时。结论采用此工艺可达到罗汉茶药材的提取纯化......

    作者:叶代望;何建华;吴宁;谭永霞;张宝徽 刊期: 2015- 06

  • 高校毕业生追踪调查现况与思考

    目前毕业生追踪调查以项目驱动为主,毕业生职业生涯发展追踪机制尚未建立。建议建立网络共享毕业生跟踪系统,将获得的毕业生职业生涯信息纳入教学信息反馈常规项目之中,作为提高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反馈环节。......

    作者:陈磊;陈志航;龚慕辛;刘凤琪;刘仁权;章红英 刊期: 2015- 06

  • 中医专业低年级学生沙龙式课外学习模块

    基于中医专业低年级学生课外自学积极性不高、自学时间少的现象,在学生中开展了沙龙式课外学习模式实践,包括中医相关影视赏析、中医药谚语、中医医案视频赏析等模块。实践证实,沙龙式课外学习模式具有氛围轻松活跃、参与性强、适于长期实行等优点,对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提高基础课程的掌握程度具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李德顺;吴建红;张智华;吕银娟;王世友 刊期: 2015- 06

  • 中医院校信息专业现代医学知识培养模式的思考

    对中医院校信息专业学生医学知识的培养应有别于医学类专业,要求其具备一定的医学素养,对所从事的工作发挥具有医学特色的作用。我国该类专业现代医学课程体系于2004年左右进行了第一轮改革。经过近10年的教学和实践,随着学科的发展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希望通过进一步深化中医院校信息专业现代医学课程的整合,在保持原有优势基础上,构建新的《现代医学概论》课程体系。......

    作者:李萍;邓文萍;熊凡;姜霞;王秀莲;尹漾阳 刊期: 2015- 06

  • 我国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统计工作现状分析

    目的:通过对我国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中医药统计工作现状的调查研究,了解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的统计工作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就解决这些问题提出需求分析和相关的政策建议。方法采用填写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全国31个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的管理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统计工作管理办法、中医药统计调查制度、中医药统计信息的主要来源、中医药统计报表系统等情况。结果31个省级中医药管理机构中,仅有29.03%的省份有负责中......

    作者:付文娇;沈绍武;肖勇;周婷;田双桂 刊期: 2015- 06

  • 中医内科肢体经络病证分类方法探讨

    中医内科疾病大多根据五脏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进行分类和论述,而肢体经络病证则是按照病变部位进行划分,独立于五脏分类体系之外。基于疾病脏腑定位和药物归经理论,以《中医内科学》中肢体经络病证的用药规律为切入点,试将肢体经络病证纳入五脏分类体系。......

    作者:陈仁铭;潘静;覃伟 刊期: 2015- 06

  • 中医延缓衰老方法探析

    现代研究认为人体的衰老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中医药延缓衰老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在了解中医养生防病的基础上,饮食有节,起居有常,情志畅达,适当运动,加以针灸或药物预防治疗,则可以预防疾病,延缓衰老。浅析中医对机体老化的认识和延缓衰老的理论特点,并探讨中医延缓衰老的方法。......

    作者:张春霞;李娟;陈刚 刊期: 2015- 06

  • 中药干预骨髓干细胞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研究进展

    近年来细胞治疗技术利用骨髓干细胞介导血管及心肌的再生,为缺血性心脏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前景,中医药对干细胞的作用成为研究的热点,现针对几味中药干预骨髓干细胞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李慧影;马亚珂;杨岳;王虹 刊期: 2015- 06

  • 髓本质研究进展

    髓本质的生物学基础是干细胞及其组织微环境。中医“生髓”治疗多种病证的疗效机制之一是通过影响干细胞及其组织微环境。近些年来,中医药影响骨髓干细胞及其微环境修复脑组织、心脏组织、骨组织、肝脏组织作用及机制的研究取得若干进展。今后,应加强中医药对脏腑精髓(后天精髓)和胚胎干细胞(先天精髓)及其微环境作用及机制的研究,提高中医药防治疾病的能力和水平。......

    作者:李瀚旻 刊期: 2015-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