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系综合性中医药学术期刊,提倡理论与实践结合、基础及临床并重,着力反映湖北中医学院科研、教学、临床等方面的新成果、新思路、新方法,积极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发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湖北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 湖北中医药大学

出版部门: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8-987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844/R

邮发代号: 38-337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9

出版地区 湖北

出版地区 湖北

订购价格 192.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首页>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 杂志名称: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湖北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湖北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1008-987X
  • 国内刊号:42-1844/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2002年第2期文章
  • 正交设计研究金菊花总提物及总黄酮提取工艺

    目的:探讨金菊花总提物、总黄酮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法.结果:浸膏佳提取工艺为A3B3C1,即60%乙醇5倍量回流2小时,共提取2次;总黄酮佳提取工艺为A3B3C2,即60%乙醇5倍量加流1小时,共提取2次.考察结果显示:按A3B3C1浸膏得率可达47.81%,按A3B3C2总黄酮溶出量可达4.37%.结论:乙醇浓度和回流时间对浸膏得率及总黄酮溶出量有较大影响,应加以控制.......

    作者:彭少平;李竣;芦金清 刊期: 2002- 02

  • 国内医学期刊男性不育症性功能障碍文献分布调查

    笔者多年来一直从事不育症临床医学及文献的研究工作,在查阅国内外医学期刊时,发现有关不育症、性功能障碍的论文比较分散,给读者查阅带来诸多不便.为了使中医临床医师和从事男性不育症的科研人员,能方便查阅更多更新的文献资料,及时掌握我国不育症方面的信息和发展动向,笔者对近年来国内期刊中有关男性不育症、性功能障碍的文献分布作了初步调查,从中找出反映该学科领域主要期刊,供广大中医临床医师、科研人员及图书情报部......

    作者:张宁 刊期: 2002- 02

  • 开发高校档案信息资源的几点思考

    高等学校在为国家培养复合型人才和提供科研成果的过程中,形成了内容丰富、范围广泛的档案材料.如何使档案由静态信息向动态信息转变,为教学和科研提供高质量、高效率服务,笔者谈几点个人体会.......

    作者:武红桥 刊期: 2002- 02

  • 探析中医大学生的心理卫生

    按照不同类型、不同年龄阶段人群的心理特征和心理发展规律,通过各种有益的教育和训练,辅以社会环境的良好影响,来培养和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既能满足学生个人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社会适应能力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落实高校各项教育任务的前提.本文仅就中医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心理障碍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等问题,探析如下.......

    作者:倪娅 刊期: 2002- 02

  • 关于我院教育技术工作的几点思考

    1教育技术的含义教育技术系指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的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教育技术特别重视学习过程的设计与学习资源的建立,强调一切教育与教学活动都应以学习者为中心,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前准备和课后辅导中的导引作用.实施现代教育技术,不仅对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具有积极意义,而且标志着全方位教育(包括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教育体制、课......

    作者:黎夏涛;谢红刚 刊期: 2002- 02

  • 试论来华留学生教育在高校中的地位和作用

    来华留学生教育是我国发挥国家影响,传播中国文化,构建国际交往桥梁的重要途径,是教育改革服务于我国外交、经济、科技发展的重要方面.我国加入WTO之后,我们应依据新世纪的发展目标和国家长远利益,从战略高度来认识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作者:傅萍 刊期: 2002- 02

  • 温病新感与伏邪说探源

    在外感温热病的过程中,有一部分温热病是从卫分或上焦阶段开始的,然后才逐个层次向前演进.另一部分温病,则一开始就表现出一派里实热证,救治不及时往往立转危殆.为了解释温病发病原因和病情转归的不同,便产生了新感与伏邪之说.......

    作者:李致重 刊期: 2002- 02

  • 试论医《易》平衡观

    是一部集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融为一体的巨著,对中国的文化、科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医学亦不例外,尤其中的许多认识论及方法论上的问题,皆可溯源于.本文拟就与中医平衡观的问题略述管见,恳请同道斧正.......

    作者:王清华 刊期: 2002- 02

  • 经方煎服法规律初探

    经方煎服法是指张仲景中所载方剂的煎药方法、服药方法及服药后调养护理方法的总称.张氏强调的煎服法能否正确运用,直接关系到药物功效的大发挥及治病疗效的成败,同时还直接影响到愈后的康复及复发与否.故仲景不厌其烦地于每首方后详尽注明煎服特点及服后调护宜忌,应引起医者高度重视.兹分述如下.......

    作者:曹远礼 刊期: 2002- 02

  • 阳萎的基本病机探讨

    中医药治疗阳萎具有明显的特色和一定的优势,历代医家著述颇丰,但对其病机、治则认识不一.在治疗法则上,有从肾论治者,有从心论治者,有从脾论治者,有从肝论治者,还有从气治、从血治等;在病机认识上,有从五脏立论,有从气血立论,有从经络立论.虽各有理,但未能全面的反映中医对阳萎病的认识.笔者参照中医经典并结合自己的临床体会,试阐述如下.......

    作者:周安方;孙洁;张茂林;赵映前;张长城 刊期: 2002- 02